临床心血管病杂志

期刊导读

深化医疗改革推动分级就诊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

来源: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5

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主任医师颜红兵(左一)

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进行多年,但是仍然问题重重。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,是广大群众非常关心的事情。为了对此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,《经济》记者专访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主任医师颜红兵。

《经济》:病人到了医院,第一件事情就是挂号。正常挂号挂不上,就不得不找号贩子,高价问题、假号问题就都来了,让患者雪上加霜。您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?

颜红兵:挂号难确实是个问题。前一阵子,搞一刀切,都要到网上去预约,还不允许加号,带来很多问题。我认为,这个做法至少是不全面的。做事情不能一刀切,因为各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。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,就是初级医疗、基本医疗很差,所以病人会到专家比较集中的大医院去看病,他们有这样的需求。本来在县医院甚至乡医院就能解决的问题,可是病人不信任,直接去省里或者到北京来。很多地方还没发达到网络彻底普及的程度,我想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。病人需要看病,可他上不了网,就只有去找号贩子,这就让号贩子有了市场。现在供需之间这么大的矛盾,仅仅靠一个限制挂号的手段是不行的。现在限制挂号已经这么长时间了,今天我到门诊大厅,我的病人告诉我,有些不法分子仿制医院的单号卖给病人。曾经有个病人花500元买了个号,结果拿到医院时系统不识别,才知道是假的。因为有利润,所以总是会有人去搞。有时候我做完手术很晚了,还能看到号贩子在卖号。这个问题,要从体制上去改。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夯实基础医疗。在医院里,你可以看到,医生年轻的也好,年老的也好,几乎看的都是一样的病。当然老专家可能看疑难的病例会多一些。如果把基础医疗做好,再加上好的转诊机制的话,大医院里就不会有这么多病人。那样,来大医院的都是疑难病的病人,或者是比较重的病人。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,目前对于挂号一刀切的问题,广大医护人员,包括我,都是不赞成的。医护人员都愿意做奉献,比如我看门诊,一上午正常是12个号,只要有时间,我经常加班加点,看25个或30个。比如刚刚这个病人,按道理他应该在我下一个出诊日来看,那就要等4天的时间,如果是外地患者来京看病的,会产生吃、住等很多费用,花销很大。

《经济》:病人要看病,医生要救人,目标是一致的。但是,在很多情况下,医患关系却非常紧张。这个问题如何解决?

颜红兵:医患关系实际上是一个老话题。病人和家属对医护人员不尊重,是社会的一种耻辱,是社会倒退的一种表现。医患问题不是今天的问题,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解决的问题,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,不从长治久安的角度去考虑的话,同样的问题还会不断地出现,至多是出现的形式不同而已。比如20年前医生被杀了,那是非常非常罕见的,现在我们却时常能听到这样的事情,这就是倒退。医患之间发生问题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病人身上,但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也是有责任的。我们很好地对医生进行过培训吗?没有。我总是问,我们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,我们的贡献在哪里,我们做的每件事都是心安理得吗,难道没有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吗?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很坦然地面对这些问题,多多少少都受过影响。从这方面讲,医务人员的自身修养是很重要的。

《经济》:医务人员的自身修养又涉及到医学生的培养问题。在这方面,存在着怎样的情况?

颜红兵:先看看国外的情况。据我所知,美国有名的大学里都有医学院,但每年招收的医学生不会超过150人,一般都是一届100人左右。而且美国的医生是先读了4年本科,然后临床实践1年,再读4年,才能从医学院毕业。毕业了还不一定马上能做医生,要考执照,要考住院医生的资格,做专科医生的还要考专科医生的资格。也就是说,一个医生要想比较成熟的话,一般要到30岁。而我们二十三四岁就开始做医生,以前的体制还有3年的医专,甚至21岁就做医生了,这怎么能行?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,不仅要有职业技能,还要有社会阅历。医学院招生时,二本、三本这样的医学院,一年能招3000多名。门槛过低,意味着质量下降。毕业后第一名未必能分到好医院,而第3000名因为各种关系很可能就进了好医院,结果是医生整体素质下降,高层次人才比例下降。坦白地讲,医学院的硕士生、博士生来面试时,我看到整个层次是下降的,因此我很担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