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临床心血管病杂志》
北方集中供暖,室内温度高达20度,房间干燥、热,而室外温度较冷、甚至零下,这样的环境会对身体造成相当大的负荷。
室内燥热的环境对心脏会有什么影响?尤其在夜间盖着被子容易流汗,如果大量流汗没有补充水分,会有脱水的现象,严重可能出现休克。而且大量流汗除了流失水分之外,也会流失电解质,导致电解质失衡。
对于本来就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,处于干燥的环境而大量流汗,会使得心跳加速增加心脏负担,容易产生心律不整,并让原有疾病加重;血管阻塞的患者就会出现心绞痛、心肌梗塞的问题。
我们知道‘天气冷'对于心脏病患者本身就是一种负担,室内外的温差会导致血管收缩。若本来心脏就有问题,这样的温度变化可能导致疾病加重。这也是秋冬季,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易高发。
心脏衰竭患者体内水分多、容易水肿,多流点汗对消除水肿有帮助吗?
运动对于病患确实是一件好事,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,但是我们不会建议患者以‘大量流汗'为目标,因为大量流汗虽然对于病患水肿问题有些许改善作用,不过却可能造成电解质不平衡,患者如有服用心脏用药,电解质不平衡可能跟药物产生交互作用,容易导致心律不整。
考虑到心脏负担、电解质等面向后,要注意‘大量流汗'这样的剧烈水分变动,是对心脏衰竭患者是较为不利的。
心脏衰竭患者可以喝运动饮料吗?补充水分时要注意什么?
运动饮料里面有水分和电解质,但是水分跟电解质并不需要刻意喝运动饮料补充,平日均衡的饮食对电解质补充就已经足够,除非经过剧烈运动大量流汗,才考虑适量补充运动饮料。
最忌讳的是‘一口气喝下1000-2000毫升'这样的‘快速补充'。对于心脏功能较差的病患,快速补充会导致水分堆积,造成心脏负担,可能会让患者越来越喘。补充水分务必把握三个原则:‘少量、多次、慢饮'。心脏衰竭患者可以试着每次喝200-300毫升,用2至3次慢慢将流失的水份补回来,喝的时候切记不能速度太快,才可以达到补充体力又不影响健康的目标。
暖气房燥热容易让人口渴,要如何评估喝水量够不够?
要怎么知道身体的水分是否足够?很重要的就是观察身体状况,有几个简单的方法让大家评估,如果身体脱水,口腔黏膜会显得干燥、皮肤应该流汗,但是汗水却不出来、而且眼睛有干涩现象,这种口干舌燥的现象就是提醒大家应该多补充水分。
还有一个很好监测的方式就是观察‘尿液颜色',正常尿液颜色是呈现淡黄色,假如尿液的颜色很深,就表示身体的水分不够,要多喝水补充;如果尿液颜色偏淡,就表示体内水分较充足。
心脏衰竭患者在冬天有什么需要忌口的吗?
心脏衰竭患者最需担心的还是水分的问题,务必要记得,运动完补充水分的三个原则:少量、多次、慢饮。
有些患者会担心盐分摄取太多造成体内的堆积,而改使用‘低钠盐'。不过这时也得注意,低钠盐是用‘钾离子'取代盐分中的‘钠离子',钾离子吃多了也会累积,与心脏衰竭的药物产生交互作用。因此饮食重点不是一昧吃低钠盐,而是要注意身体水分及盐分摄取达到平衡。
心衰竭患者务必将‘量体重'列为居家保健的重点项目,监控自己是不是摄取过多水分。举例来说今天量体重50公斤,隔天量体重变成52公斤,再隔一天量体重变成54公斤,在短短两天内增加4公斤,这么多一定是水分过多,一般摄取食物体重不会增加这么快。注意体重,是让心衰竭患者维持健康的重要手段。
供暖后室内、室外温差大,忽冷忽热对心脏有什么影响?
假使室内、室外温度忽冷忽热的时候,会对心脏病患者造成影响。我们从房间较暖环境到户外,会导致血管收缩,因此温度的快速变化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。
要避免这样的状况,建议心脏病患者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,适当补充水分,别让自己太烦躁。控制室内温度、湿度,才不至于让血管快速收缩。
心脏衰竭患者适合泡澡、泡温泉吗?
所有心脏病患只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都建议要保有运动的习惯。运动可以改善身体肌耐力、心肺功能、甚至可以达到减重或塑身的效果,对病患都是有利。
当从室外较冷的天气进入到温暖的洗浴中心、温泉等场所,切记动作要缓慢渐进,毕竟温度的快速变化会对心脏产生负担,因此无论是要进入温泉、洗浴中心,或要起身离开,动作都请尽量放慢。最好于适应温度变化后,再做下一个动作,比较不会有头晕的状况。